. 上帝的黑名單目前在誠品暢銷榜上是第二名了. 儘管我說再多次的感謝大家支持, 也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真正的感動吧

 

從上市那天起, 我就不斷的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持聲. 尤其是直接來這裡給我信心上鼓舞的朋友們, 不但給我加油打氣, 還會花心思的跟我分享讀後感言

 

很酷, 很屌, 很恐怖, 很難忘, 很驚悚, 很震撼” --- 是大多數看過上帝的黑名單的人們會有的反應.

 

除了感官上的刺激’, 大多數的讀者都有反應從這本書中會得到一種 結論’, 那就是-- 幼小的心靈遭受到的創傷可能足以造就未來的悲劇的…’

 

能夠給予讀者某種正面的啟發, 長期以來一直是我最原始的用意. 也因為這個原因, 才促使我努力寫了這本書

 

就算我中文能力事實上只有不到小三的程度

就算我只會打注音符號, 甚至被懷疑只是個掛名的作者

就算我並沒有專業的認證或學歷來說服讀者來讀我的書

就算我根本不足以能稱自己為作家

就算有著這些種種自我否定的因素--我都還是會因為這本書的完成而感到驕傲.

 

每當有人跟我說買了我的書準備要好好閱讀一番時, 我就會很期待他們的讀後感想. 無論是好是壞, 我都會很期待, 因為我知道讀者們的感覺是我最需要得到的指導

好的評論, 讚賞, 和鼓勵--- 我只有放在心理當成我最大繼續往前的動力.

壞的評語, 糾正, 或指責--- 更是我珍惜的寶貴意見, 因為它有助於我日後的改進和成長

 

然而, 在無意間讓我看到的一篇屬名alphones的網友, 在某論壇上發表對於上帝的黑名單的種種感想卻是我無法忽視, 也無法認同的. 我發現, 原來, 我最想避免造成的映像, 到頭來還是有人對我迎面撞來了.

 

這位網友寫到:

“…以殺人魔變態心理為主題的書並不少,「上帝的黑名單」特別之處在於它「很簡單」-沒有別具新意的論點,「童年創傷造就殺人魔」的老套論述,對於犯罪過程敘述詳盡,還附上頗具挑戰感官效果的血腥插圖

 

首先 上帝的黑名單的確是由我---一個只有國小中文程度的人--寫出來的. 文字一定不會困難, 所以它當然 很簡單. 若是要我寫再更深奧的中文字, 我發誓就算硬掰也是掰不出來.

 

所謂 沒有別具新意的論點, 對於許多愛看或是愛研究心理學的朋友來說, 多年來的專家研究, 能延伸或解析出來的結論要能夠做到具有新意的論點’, 基本上連能被認同的定義都很難定了, 更何況是我--一個不具專業身分的作家所能達成的使命呢.

 

童年創傷造就殺人魔的 老套論調這說法不僅讓我無法認同, 還深深的覺得倘若真是有心想要了解所謂殺人魔的心理層面, 任何經過測驗還有多方證明的論調不應該會有嫌它老套的想法跟說法, 反而應該是更加想要深入的探討一些背後的關聯性吧!

 

真正使我決定做個回應的應該就是接下來這段話了.

 

‘…文字本身相當重口味與刺激,很接近八卦週刊雜誌報導的特性,顯然的,「連續殺人犯罪」背後的嚴肅意涵並不是這本書的重點,力圖感官刺激的賣點操作才是特色,這一點,從題材的選擇與熱縮膜的包裝就可以看出來。…”
”…
雖然作者不斷地透過中途安排的篇章提醒你要省思這些殘酷殺人案件背後的內涵,但是坦白說,我並沒有因此而真的省思了什麼,因為作者的論述實在太單調,絕大多數我對變態心理的了解仍來自於過去所閱讀的其他書藉,這本書並沒能提供新的東西…”

 

基本上, 你可以說我寫的很寫實, 但是比喻成八卦週刊模式卻是我最無法接受的說法. 倘若從一開始就把我的文章歸類成這種特性, 那麼接下來, 所有書中的嚴肅涵義與重點早已直接被抹滅了, 無論再怎麼有內容, 他口中指控的 力圖感官刺激的賣點 早已成為一種不公平的界定映像了.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 我之所以會花許多年 想要出這本書卻遲遲到現在才出, 就是因為我知道會有人認為這是個力圖感官刺激賣點的書, 而忽略其他更深具有涵義的議題. 直到今年決定要出書了, 我特別要求書為18禁純粹因個人道德感因素, 不希望未成熟的心靈抱著看八卦的錯誤心態來閱讀這本書. 熱縮膜更不可能是種 包裝手法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因為台灣的法律有規定 18禁的書籍是必須要封起來的, 因此這種執意的定罪更是我無法容忍的.

 

只要是有看過上帝的黑名單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書中除了七位殺人魔的檔案照以外, 其餘的血腥畫面都是以繪圖的方式來呈現, 用意就是要避免讀者有不舒服或者認為書中有操弄悲劇營造戲劇感的嫌疑.

 

然而緊接著, 這位本身就具有深厚寫作能力的網友卻繼續評論, 甚至可以說 發洩他真正寫這篇感言的背後意義

 

“…好吧,坦白說,我覺得不值,並不是因為我對作者的藝人身份有偏見,也和我討厭該出版社發行人無關,這本書讓我不愉快的地方在於:除了讓人有點受騙的感覺外,最不舒服的地方來自於繼承自八卦刊物、純然操弄悲劇以營造戲劇感的商業思惟,這一點,和水果日報或數字周刊的封面大喇喇地出現死亡照片所帶來的不愉快感,是一模一樣的。

不過,整體來說我還是有收獲的,這件事提醒我一些老早就該注意的事:第一,碰到書本以收縮膜封死,「限制級」「血腥」「殘酷」等字眼在書腰上又打的極其顯眼的新書,一定要小心,第二,不要太相信藝人執筆剖析嚴肅課題的能力,因為藝人出書的著眼點和一般作者出書的條件不一樣,文筆和邏輯從來就不是考量的重點,第三,就算有名人推薦,也要看一下「名人」和該主題的關聯性。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牛牽到北京還是牛」,一個形象欠佳的主持人來當發行人,通常只會把他慣常的習氣帶到出版的世界裡來,不會因為沾染了文化事業而氣質加分,畢竟,書,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個單純賣錢的商品而已。


儘管這位仁兄(或是姊妹)強調他並不是對於我 藝人的身分有所偏見, 但是字字句句中所透露出的抱怨口吻, 卻只是再三證明他可能一開始就抱著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心態來購買我的書了. 顯然的, 他在有種 被騙的心情之後,  先是企圖證明所謂 不要太相信藝人出書…’這件事, 接著就是連書的發行人以及推薦人都一起罵進去...

 

看完這位網友的文章, 之所以會忍不住想上來也分享一下我對於他文章的 讀後感言’, 是因為我無法接受沒有建設性的批判. 我無法對於我身為一位藝人的事實做道歉, 但是就算藝人不如真正作家來的有深度’, 付出的努力與用心的程度卻也絕不是隨便一言兩語就可以完全否決掉的.

 

倘若我出書的用意真的是想要營造這位網友口中的這種 純商業行為’, 坦白說 我可以選擇出一本以圖案為主的圖文書’, 專門刊登所有以血腥為主的真實照片, 無關任何犯罪心理學或殺人魔心態, 純粹以嚇死人為主, 這麼一來豈不是會更賣?

 

今天的我 並不會因為上帝的黑名單銷售成績不錯, 而開始變本加厲的把它當成恐怖書來加以宣傳. 從頭到尾, 我都希望自己的鑽研可以與更多喜歡犯罪心理學的朋友們分享. 像是一份學生報告, 在總學年度結尾前交出的一份成績單-- 上帝的黑名單--是一本與讀者同等身分的人所寫出來的報告, 這裡面沒有任何教導的意味, 只有真心的把所知所學給呈現在頁面上, 最終只期盼讀者可以從中也能有所收穫. 就這麼簡單.

 

沒有心機做出來的東西隨時都可以有被糾正和被指責的空間, 但是卻沒有可以容忍被抹煞與被否決的承受力. 我只想對這位親愛的網友說: 謝謝你! 我寧願自己還你319, 把這本另你感到不值得的書給買回來, 也請你 口下留情’, 還我們 藝人一條可以自由長進, 不被掛上不明標籤的創意之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incess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